钢琴系教师代表畅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4-11-26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之际,浙江音乐学院钢琴系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畅谈心得体会,展望未来发展。

钢琴系主任、教授 朱楣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其中“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论述,让我更加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标。结合我的专业领域,我会在钢琴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选择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钢琴作品,让学生在学习演奏技巧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也让我深受启发。钢琴艺术不应局限于象牙塔,更应走进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我会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演奏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钢琴作品,让美妙的琴声传递正能量,温暖人心。

钢琴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 张建化 

近来,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依然深感振奋与鼓舞。讲话深刻阐明了文艺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了文艺工作应当以人民为中心,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这些观点不仅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行动指南。

讲话中强调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巨大激励,鼓励大家积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的优秀作品。同时,讲话也提醒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和媚俗,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钢琴系党总支将一如既往,立足党建引领,相融共进,秉承“不忘初心、服务中心、传承匠心”的核心理念,将钢琴音乐的灵动韵律与党建工作的坚实根基深度融合,通过“四结合、三亮点”的创新模式,精心构建起“教创演研”钢琴思政育人的全新体系,在育人沐心、凝聚人心、汇聚民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力量等多方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钢琴系教师党支部书记、教授 徐洁

通过学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感触良多。让我再次深刻认识到了文艺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明白,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我们身处这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有着丰富的素材和动人的故事等待挖掘,无论是科技创新的壮丽篇章,还是平凡人物的奋斗历程,都可以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
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是关键,在文艺创作过程中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时我们要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在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发展,展现出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魅力,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中国力量。
总之通过学习总书记的讲话,我们更加明确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文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在文艺创作工作中追求卓越,更要在教育工作中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身正为范,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时代国家栋梁之材!

钢琴系教授、浙江省文旅厅钢琴艺术指导导师工作室领办人 陈琼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不断地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行温故知新,已经是我的一种长期自觉、良好习惯与裨益滋养。《讲话》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和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也指导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与教育者,我们要演奏好或者创作出继承传统、立足中国、扎根人民的优秀新作品,为中国钢琴学派添砖加瓦,奋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钢琴系主科教研室负责人 黄翔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我深受启发,倍感使命光荣。作为钢琴演奏者与教育者,我们深刻认识到文艺工作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深知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守艺术理想,引领社会风尚。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演奏好经典曲目,更要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人民心声的新作品。这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时代的回应。今后将以此为指引,不断提升艺术水平,为中国钢琴学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奋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钢琴系合作教研室负责人 丁阳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了文艺工作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塑造民族精神、引领社会风尚的重任。总书记提出文艺应扎根生活,服务人民,要讲述人民的故事,反映人民的情感,同时要避免盲目追逐名利、远离社会的“脱节”倾向。

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一讲话提醒我们,文艺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文艺工作者要以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创作,关注现实,深入生活,以真实的笔触刻画社会进步,传播正能量。文艺作品要接地气、有温度,用艺术感染力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引领社会发展。

钢琴系综合教研室负责人 谭璐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他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文艺工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避免浮躁之风,追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总书记特别提到,文艺要扎根生活,反映人民心声,讲好中国故事。

此次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钢琴艺术百年发展史上涌现出大量歌颂人民,描绘不同时期社会主义积极风貌的优秀钢琴作品。作为浙江音乐学院钢琴教师的我有责任和义务向我的学生们介绍并指导他们学习和演奏这些反映时代主旋律,传递积极价值观的音乐作品。在课堂上结合时代精神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学生的音乐演奏中,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热忱。同时,作为音乐演奏者我也深刻的认识到只有树立和坚守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充实自我,深入生活,持续学习与进步才能在更多具有感染力和持久价值的音乐作品演奏中表现出深层次的音乐情感和艺术内涵。借助音乐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钢琴系分工会主席 孟昕毅

作为钢琴系分工会负责人,重温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感责任重大。总书记强调文艺要扎根人民,这于我们而言,就是让钢琴艺术走出琴房,融入大众生活。在教学、工会活动组织中,应鼓励师生奏响时代旋律,用音符传递正能量。同时,坚守艺术理想,抵制浮躁,精心打磨作品。今后,我们要更好地团结全系力量,以钢琴为载体,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助力文艺繁荣发展。

钢琴系党总支组织委员 陈乙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了文艺事业在党和人民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五个核心问题。首先,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能引领时代风气。其次,他强调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重要性,认为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应精益求精。第三,他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认为人民是文艺的源头活水,文艺需要反映人民心声。第四,他强调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作品应传递真善美,增强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最后,他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求尊重文艺规律,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他呼吁文艺工作者不辜负时代召唤,创造出更多文艺精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钢琴系党总支群工委员 陈小雨‍‍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年来,文艺工作者积极落实重要讲话要求,以坚定的文化立场、活跃的现场参与回应新时代新质审美中的新问题,在作品和大众之间建构桥梁,有力提升了艺术精品的社会影响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辜负时代,努力展现新时代的青春气息与大时代的开阔视野,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联系起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