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韵沐心丨钢琴思政课(十七)——朱星副教授探寻钢琴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密码
发布时间:2024-11-2811月5日,“琴韵・沐心”钢琴思政课(十七):探寻钢琴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密码——以《我的祖国》为例,在钢琴系6C-C313排练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我系副教授朱星主讲,钢琴系党总支副书记张建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徐洁、部分钢琴系教师以及大二、研二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朱星副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与历程。作为一首广为人知的经典爱国歌曲,《我的祖国》以其情感丰富的旋律,成功捕捉了人们对于祖国的深厚情感,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与祖国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分析歌曲的创作过程,朱老师讲述了词作者从祖国风光中获得灵感,将其对祖国的爱与个人经历相结合,最终创作出这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随后,朱星副教授通过播放韩红演唱的《我的祖国》歌曲片段,带领师生们一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经历过的艰难岁月与辉煌成就。影片中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还深刻反映了普通民众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些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在场听众的共鸣,加深了他们对国家历史的理解与认识。
最后,23级研究生王姝懿同学现场演奏了《我的祖国》,她深情的演绎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是对原作精神的一次再现,也让在座的每一位听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朱星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表示,钢琴教学中的思政融合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
此次钢琴思政课,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音乐的魅力仿若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所有人紧密团结在一起,凝聚成强大的集体力量。在民族面临危难之际,同仇敌忾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勇抵御外侮;于国家发展建设之时,艰苦奋斗的作风助力我们实现丰衣足食;当复兴之路已然铺就,不忘初心的信念促使我们始终勇立时代潮头。让我们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以红歌唤醒青年的爱国情怀,借唱红歌抒发豪情壮志,将爱国情谊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让爱国热血在每一个人的身体里汩汩流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坚定不移地向党组织靠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