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朱昊:储望华钢琴作品》唱片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08-117月6日,“走进唱片里的世界”——《朱昊:储望华钢琴作品》唱片首发分享会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唱片由国家大剧院音乐厂牌NCPA Classics最新制作发行,由我系青年钢琴家朱昊演绎著名作曲家储望华的八部钢琴作品。
本次活动特邀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江晨教授与浙江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录音师周宁出席,从作品背景、演奏艺术、录音技术等多角度深入解读储望华的音乐世界,带领听众探寻中国钢琴音乐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美学价值,共同见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
回顾当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发展,储望华先生的作品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画卷,以音符为笔,勾勒出中国文化的深邃与灵动。活动中,三位嘉宾从不同专业视角分享了储望华作品的独特魅力,现场的精彩曲目演奏也为理论探讨提供了生动的注脚。朱昊说到:“储望华先生为人熟知的经典作品是非常多的,但他仍有大量独具特色的作品鲜为人发掘;我们现在想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沧海遗珠能够被人听到。而储望华先生的钢琴作品相较于其他作品也是有区别的——他将许多20世纪作曲技法与中国元素相融合,但却不会令听众觉得晦涩——让钢琴讲‘中国话’,使其极具可听性。”
储望华先生的创作跨越六十余载,将中国民族音乐的深厚底蕴与西方作曲技法的现代性巧妙融合,铸就了一部部兼具艺术高度与文化深度的经典之作。江晨提到:“这张唱片体现了中国音乐人一代又一代的追求,是储望华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以及钢琴创作的探索与思考。这些作品映射出作曲家成长的肖像以及音乐语言的演变轨迹,也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积淀在不同时期钢琴作品中的体现。”
江晨还提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处理“民族性”与“钢琴性”的融合是非常关键的课题。与此同时,朱昊与江晨共同探讨了如何搭建音乐与文化内涵之间的“桥梁”,周宁则从录音和后期混音的专业角度,分享了如何保留并强化演奏中那份“鲜活”的艺术触感,从而更好地诠释储望华先生作品中的“中国性”。
分享会的尾声,嘉宾们共同总结了储望华先生对于推动中国钢琴音乐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式意义,并深入探讨了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语境下,青年钢琴家所肩负的责任以及可行的实践路径。最后一段精心准备的现场演奏,为现场讨论画上完美的音乐句点。
购买链接如下:
来源|国家大剧院唱片公司
责编|王洪欢
终审|朱 楣 张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