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 书丨共读一本书 逐梦新征程(三)
发布时间:2023-06-26正芬芳六月,书云韵飘香。正如树欲成林也需雨水灌溉,龚璇老师带领八位同学一起走进图书馆开展“共读一本书,逐梦新征程——师生共读一本书”主题读书活动。龚璇老师和同学们共读的是由于润洋教授著作,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这本书。
肖邦这位伟大的波兰作曲家对于钢琴系学子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于是在阅读本书之前,大家一起讨论了自己所认识的肖邦。有同学提出肖邦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对钢琴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同学认为肖邦的音乐内涵是无比丰富和多元的,在日常练习的过程中难以真正把握其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还有同学则提出肖邦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浪漫主义钢琴诗人,并且被舒曼赞誉为“花丛中的大炮”。大家在众说纷纭中又重新将目光聚焦于本书书名的两个关键字眼——“悲情”。然而“悲情”是什么?并且是如何在肖邦的音乐中表现出来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老师和同学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走近肖邦。
在本书导言中,作者认为,“任何时代和任何种类的艺术作品中,真正能使人感动至深甚至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东西......往往是那些充满着失意,孤寂,惆怅的东西......肖邦的相关作品所蕴含的东西,正是这种悲情......当它发展到更为强烈,更为深刻的层次时,便称它为悲剧”。
之后作者又解释了其音乐中的“戏剧性”,由此阐明了将肖邦音乐中的“悲情”概括为“悲剧—戏剧性”的原因。而在这本书中,作者紧紧围绕肖邦所处的特定时代社会与文化环境,透过其个人的心路历程与情感体验,通过肖邦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来阐释肖邦音乐中的悲情。这本书给予同学们最大的感触就是肖邦命运多舛的人生之路,以及他是如何在音乐中表现他个人的这种悲情色彩和他的心路历程,并能让同学们更好的在弹奏肖邦作品时发现其背后的深刻内涵。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使同学们对肖邦这位“浪漫主义诗人”有了更加完整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同学们阅读书籍的兴趣,相信用书籍来充实自己,不断向前,一定能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END
编辑/郝蓓蕾
初审/杨凯翔
终审/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