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助推艺术人生”——浙江音乐学院钢琴系暑期社会实践团追寻红足迹、拓展自身技能第二站: 志愿活动火热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8-09-0430日上午8时,钢琴系实践团9人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公益演出项目组,开展为期两天的钢琴演出志愿服务活动。
在这片庄严的土地上,钢琴系的学子们演奏了《思乡曲》、《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钢琴独奏曲目,用这种穿梭在古典与现代黑白琴键之间的独特形式,为场馆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提高了现场观众的参观质量。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将钢琴专业化与社会服务融为一体,于学生而言不仅是一次专业锻炼,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实践团成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钢琴161班班长杨建鹏作为第一位出场演出的实践团志愿者,在刚劲有力的手指尖中弹奏出本次志愿活动的第一首曲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这首奏鸣曲情感的弹奏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演奏结束后,杨建鹏同学在活动总结中这样写到:
印象很深的是,在我结束一首充满哀伤的乐曲后,有两个小孩却嚷嚷着“大叔再来一首”!我笑了笑,又开始了演奏。过程中我偷偷的瞄了瞄她们,发现她们伴随着我的音乐在舞蹈。可能这就是孩子吧,虽然是在这样沉重的环境下,在这样哀伤的钢琴声中,但孩子们的世界永远是欢乐的,她们或许还不能理解何为国恨家仇,不理解历史的痛苦,但这不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未来?我们需要铭记的是那段悲惨的历史,而不是那段刻骨的仇恨。
图为张抗抗同学弹奏贝多芬《悲怆奏鸣曲》
在经历了上午的简单培训以及两位同学的演奏后,实践团一行稍作休息,继续下午的志愿者活动,并在此期间兵分两路,部分实践团成员前往南京中山陵开展活动。
图为陈雨欣、周馨、王硕三位同学进行的下午场次的钢琴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浙音钢琴系的学子,我们拥有足够的自信心与强烈的舞台表现欲,能将自身所学在这方舞台上展现,为现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参观体验,感到十分荣幸。
期间我特意选择了一首肖邦的第四叙事曲进行演绎。肖邦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即便我们和作曲家处在不同的国度,但我相信音乐是无国界的,那种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或是在自己祖国遭受危难之际的焦灼、愤慨等等的情绪和情感都是互通的。我希望我们传递出去的音乐能感染到在座聆听琴声的人们,无论是小朋友、青少年、成年人或是老人们,都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好与爱。
——钢琴161 陈雨欣
活动结束后,钢琴151班周馨同学说到: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为前来观摩学习的观众演奏,让大家一直紧绷着的身心放松下来,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感谢纪念馆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公益演出项目组为我们提供这样好的机会。今天是充实的一天,是非常完美的一天,学到了许多不一样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为服务社会贡献了一些力量。
在志愿服务开展的同时,实践团带队教师柳季琦带领其余成员前往中山陵进行观摩学习。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中山陵门口合影留念
在中山陵处处都能感受到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思想和其对“民”的尊重,还有对国家强盛的期盼。如今我国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努力奋斗。
—钢琴151 王硕
当晚,实践团召开了活动总结交流会并就第二天的南京市琴行调研活动展开讨论。实践团成员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即将开展的调研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文字:张抗抗、郭镇
图片:周馨、王硕、陈雨欣、张抗抗、杨建鹏
排版:胡颖